新课标已经颁布三年多了,新版英语教材也启用一年了。2025年秋季将全面启用依据2022年新课标修订的四年级和八年级新教材。新版教材在单元结构、词汇难度、教学理念、内容选材和课后练习等方面均有调整,难度同样也是直线上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四年级新教材变化
整本书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比如第一单元的话题是Helping at home,围绕这个话题,会涉及到家人、职业、家务等不同的主题。每个单元之间难度逐级上升,知识点环环相扣,螺旋提升!
新版教材更注重跨学科知识融合和真实情境对话,让学生可以将知识一体化,潜移默化地完成英语学习和提升。例如:第一单元新增Discuss and make a list板块,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讨论“重阳节为祖父母做家务并列一个清单”。
展开剩余91%第四单元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引入“社区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
1、词汇难度递增
词汇难度递增,老教材里六年级才学的职业类词汇,五年级才学的外貌性格类词汇,新教材四年级都已经出现了。
Unit1:职业类词汇——原六上Unit5内容
Unit2:外貌性格类词汇——原五上Unit1内容
Unit3:There be 句型——原五上Unit5&6内容
Unit4:现在进行时——原五上Unit5&6内容
Unit5:天气——原四下Unit3的内容
Unit6:服装——原四下Unit5的内容
2、自然拼读持续升级
新版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就已经开始学习自然拼读,并完成了26个字母、短元音和长元音的学习。四年级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辅音组合的学习,重点学习Diagraph(二合音),就是2个辅音字母在一起发一个音。
每个单元设置“Let's spell”板块,系统学习字母组合发音规则:
Unit 1:“ch”发音(China、chair)
Unit 2:“sh”发音(share、fish)
Unit 3:“ck”发音(black、sock)
Unit 4:“ph”发音(phone、photo)
Unit 5:“th”发音(thin、three)
Unit 6:“wh”发音(what、where)
3、加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每个单元分为A、B、C三个模块。A和B模块都有基础的口语对话、新词汇和句型的学习,拓展到阅读和写作。C模块是一个项目(Project),要求学生整合单元所学,通过实践性任务(如撰写英文书信/明信片、改编童话、创作英语短剧等),完成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运用。
每个单元结束之后,还会有一篇拓展阅读Reading time,通过阅读进一步巩固所学,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
二、八年级新教材变化
如果说四年级的难度提升还在意料之中,那八年级的难度就真的在意料之外了。因为它着实是直线上升,难度猛增。以旧版和新版的第一单元为例,两者虽同为“假期”话题,但难度差别十分显著。
1、词汇量和难度增加
新版每个单元的篇幅比旧版长,单词量也增加了,比旧版多出来三分之一。新旧版词汇有少数词汇是重叠的,但大部分是不同的。以下是老版本教材(2013年)第1单元的词汇表,里面都是比较简单的词汇:anyone、anywhere、few。
新版教材的第1单元出现ancient、fantastic这样的词汇,难度明显上升了,而且有些单词是从之前的九年级提前到了八年级。
八上的教材有386个核心词,初中3年6本教材,词汇量很显然会超过2000个。而新课标要求的中考词汇量是1600-1800个,新教材的词汇量要求已显著高于新课标规定的中考标准,词汇量增加不是空穴来风,要想中考英语拿下高分,词汇是第一关。
2、语法考的更灵活
现在的中考,已经不再专门考察语法,而是把它融入到了阅读和写作中,但是绝不意味着语法不重要了。
新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专门的语法模块,比如第1单元讲的是“不定代词”,没有直接给出语法的规则,让学生去记忆。而是给出了典型的例句,里面包含了不定单词,引导学生去通过观察、找规律来总结提炼语法现象。
随后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强化 —— 比如句子填空、完形填空等题型,这些练习侧重语境中的灵活运用,看似基础实则对孩子的语法迁移能力要求不低。
最后,再通过写作将语法运用起来,比如让学生通过想象去续写故事,但必须用上“不定代词”。这样就形成了“学 — 练 — 用”的完整闭环,让语法真正融入语言应用的场景中。
3、阅读题材更广泛
新版教材里新增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板块,叫做Reading Plus。这是专门为学有余力的孩子设计的拓展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挑战自我,向上进阶。
Reading Plus板块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更高——文章更长、内容更深,还包含了许多直接从英文名著中节选的片段。这就特别考验孩子平时有没有在课外“攒”下阅读的底子。
比如,《Anne’s Decision》 就节选自《绿山墙的安妮》,文字特别优美,也蕴含深意;有一篇《蚂蚁和蚱蜢》出自《伊索寓言》;还有一篇《Four Brothers》,则是从《格林童话》里选出来的故事。
所以我们会发现,学英语和学语文道理是相通的。光靠课本里那点单词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课外阅读这片“沃土”源源不断输送养分,语言能力这棵大树,真的很难长得又高又壮实。
4、非虚构阅读比重增加
新版教材里显著提升了非虚构类阅读的比重。科普、历史、文化等非虚构类文章正越来越多地被纳入教材和考试范围,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像这篇探讨未来科技的文章,不仅包含较多专业词汇(如 sci-fi, aliens),篇幅也明显增加。客观而言,这类文章颇具挑战性,但对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有效。该文章的蓝思值约为810L-1000L,已接近高考英语阅读的难度水平。因此,在规划孩子课外阅读材料时,需要突破故事类的局限,逐步提升非虚构类读物的比例。
三、新教材背景下的英语学习建议
2025年新改版的英语教材,对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要求全面提升,整体难度明显增大。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孩子的英语学习必须课内课外双轨并行。现根据新版教材的变化特点,提出三点应对建议。
1、重视英语启蒙
结合新教材的难度来看,让孩子提前接触英语,才可以更好适应入学后的课程进度。幼儿及小学阶段,孩子时间比较充裕,且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这都是英语启蒙有力的条件和环境。
英语启蒙重点培养孩子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孩子愿意读。注意是对英语的兴趣,而不是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刚开始从简单的内容开始,要有大量的听力输入,比如听听儿歌,读读简单的绘本和分级读物,让孩子觉得英语有意思又很轻松。
2、重视自然拼读学习
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自然拼读是一套实用、有趣又有效的语音学习工具。如能掌握,孩子不需要借助音标就能读出约 80% 的英语单词,将枯燥的单词记忆变成一件轻松、有趣的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这 80% 的基础,孩子再学习另外 20% 的单词将不再是难事。其次,学会自然拼读能帮助孩子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启思《玩转自然拼读》Go!Phonics是一套由香港大学横跨文理的双科博士Dr.Rerrario Ho专为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非以英语为母语)地区学生编写的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语音学习用书,该系列一共有5个级别,每个级别16个单元,共认读156个音组2000多个单词。
全书以具有节奏的配乐朗读为引导,搭配精美有趣的动画影片,通过声音与动画的结合,在提升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孩子找到对英语声音的敏感度,在大脑中建构“音与字”的链接,为孩子们的英语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坚持大量阅读
新教材重听说、重阅读,以读促写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重思维、重运用、重素养的理念非常明确,再固守“背单词表”就能学好英语的想法,势必会被甩在后面。
众所周知,新课标对课外阅读量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课外累计阅读量小学毕业时达到4000-5000词,初中毕业时达到15万词。没有阅读输入量打底,练听力、学拼读,练写作……哪一样都难以为继。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适合中国孩子阅读的英语分级读物——《新魔法英语分级读物》,源自全球经典PM分级阅读系列,发展历史悠久,在国际上获奖无数。全系列分级科学、循序渐进,由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蔷教授审定,符合中国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语言及认知发展规律,100%覆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话题,重视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既适用于课堂阅读教学拓展,也适合家庭英语启蒙和分级阅读全面进阶。
1、系出名门。PM阅读体系初创于1964 年,建立体系早、分级详细、书目种类庞大、全球使用广泛,目前已被翻译成 17 国语言,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非常成功的使用案例。
2、分级科学严谨,兼具虚构(Fiction)和非虚构(Non-fiction)。
3、100%覆盖新课标三大主题,与课内英语学习巧妙衔接,有利于进行融合教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拓展。
4、题材广泛,主题符合青少年心理认知,兼具人文与科学,引领孩子们探索STEM知识与乐趣。
5、体裁丰富,涵盖戏剧、童话、寓言、叙述、报告、说明、诗歌、日记、民间故事等文体,有利于扩展孩子知识面和词汇量,培养思辨能力。
6、配套资源丰富,有阅读指导、自主阅读手册、阅读卡Reading log及电子学习账号,同时为老师提供教学资源和教研服务。
经典版全套词汇量达12万,超过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8年级的阅读量要求!目前已在国内众多外语特色学校、重点小学等广泛使用。
如果您不清楚孩子的阅读水平,不知道从哪一级别开始,可以参照:《新魔法英语分级读物》的分级阅读建议及规划(从幼儿园到初中)。
发布于:广东省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